13架B-2A隐形轰炸机从美国本土出击,执行一项针对伊朗核设施的轰炸任务。然而,最终只有12架成功返回基地,且在这次B-2参与的规模最大行动中,外界对其效果和机队现状提出了两大疑问。
美国对伊朗核设施的打击,依然带有鲜明的美军作风,但参与行动的B-2轰炸机却面临持续的质疑。首先,袭击是否真的摧毁了伊朗的核设施?虽然美军使用了强力的GBU-57钻地炸弹,然而对于深藏地下的铀浓缩工厂,这样的炸弹也未必能确保彻底摧毁。毕竟,若炸弹未能完全穿透山体与混凝土结构,或者未准确命中目标,核设施的核心部分可能依然完好无损。
另外,尽管B-2轰炸机的“老兵”表现依旧抢眼,许多军事评论员也开始质疑美军B-2机队的整体状况。此次任务中,13架B-2一起执行任务,实属罕见,但其中一架参与佯动的B-2(编号MYTEE14)却在途中因机械故障迫降夏威夷檀香山机场,至今未能返回本土基地,造成了不小的尴尬。
为了实现这次代号为“午夜之锤”的行动,美国可谓是费尽心思。除了派出7架B-2隐形轰炸机,在多架F-22、F-35战斗机的护航下,还动用了超过一百架的支援飞机,从美国本土一路飞越大西洋,穿越欧洲、地中海,最终跨越伊朗领空展开攻击。此外,美国还安排了至少6架B-2轰炸机与其他支援飞机,故意开启应答器从太平洋方向出发,制造假象,以迷惑伊朗防空系统,让对方误以为这些飞机才是真正的攻击队伍。
展开剩余69%然而,行动结束后,媒体报道了一架参与佯动的B-2轰炸机因故障停留在夏威夷,至今仍未返回。这一意外暴露了美军机队的潜在问题。作为冷战末期为了穿透苏联防空网而设计的战略轰炸机,B-2自1997年最后一架交付后,已经停止生产,目前美国空军仅剩21架,且由于长期服役,这些轰炸机的维护、保养等问题日益突出,导致机队的整体战备状态堪忧。
每架B-2的成本超过21亿美元,且数量稀少。2008年一架坠毁,2022年另一架因事故退役,目前仅剩19架在服役。然而,根据美国政府问责局的报告,这些B-2的战备率仅为55%左右,实际可用的飞机只有6到7架,而在“午夜之锤”行动中,美军几乎动用了所有能够执行任务的B-2轰炸机,结果执行佯动的6架B-2因技术问题未能参与实际打击任务。
此次行动对B-2机队而言,虽不至于是“绝后”,却无疑是前所未有的大规模部署。7架参与打击的B-2轰炸机,从密苏里州的怀特曼空军基地起飞,每架携带两枚重达13.6吨的GBU-57巨型钻地炸弹,总计重量超过27吨,单程飞行距离可达12000公里,最终通过多次空中加油成功完成任务。其出色的性能依然令全球为之震撼。
然而,这次行动也暴露出B-2的老化问题。尽管它的隐形能力和打击力量依然不容小觑,但由于机龄较大、维护困难以及机队规模的限制,B-2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。它的作用或许足够应付伊朗这样的中等强国,但如果面对更强大的对手,尤其是中美冲突中,B-2恐怕难以挑起重任。
事实上,伊朗的防空系统在此前的多次打击中已受到严重削弱,以色列的F-35和F-15战机也能轻松对伊朗境内目标实施轰炸。因此,即便美国派出B-52轰炸机执行任务,损失也不会太大。不过,考虑到目前只有B-2能携带GBU-57钻地炸弹,因此它依旧是美国在此类任务中的首选。
但对于中国来说,B-2已不再是威胁。2022年之前,B-2轰炸机常驻关岛,并定期前往日本与迭戈加西亚基地执行任务。但随着中国远程打击能力的迅猛发展,美军已决定将战略轰炸机重新部署回美国本土。从那时起,B-2等战略轰炸机都必须依靠空中加油来远程奔袭,只有少数情况下才会在第一岛链或第二岛链的基地进行加油。
未来,B-21隐形轰炸机预计将于2029年开始服役,它的威胁显然远超B-2。虽然B-21的载弹量仅为B-2的一半,但其最大航程可达9000公里,并且美军计划采购最多100架B-21,这个数字远远超过B-2现有的19架。理论上,B-21可从澳大利亚或迭戈加西亚基地起飞,发射远程巡航导弹,打击中国东南沿海及西部地区。
然而,中国的反隐身技术正在不断进步,加之隐身飞机和远程空空导弹的部署日益成熟,B-21若想轻松接近中国沿海,恐怕难以全身而退。
发布于:天津市掘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